<
    李忱:“父皇,我五十驾崩的。”

    李纯:“在这里,超过四十的都会重返四十岁。”

    李忱一愣:“这么奇幻啊。”

    说着同时,摸了摸自已的脸。

    李渊:“奇幻的事还多着呢。”

    随即,众人与李忱简单讲述了下围城情况。

    听罢之后的李忱一脸错愕,稳定了许久。

    ...

    李忱,一位扮猪吃老虎的‘傻子’皇帝。

    是李纯的第十三子,享乐天子李恒的异母弟。

    由于李纯生李忱生得晚,他比他的两个侄子李湛、李昂都还要小一岁。

    李忱自幼沉默寡言,宫里的人一直都认为他智商不高,说难听点就是傻子。

    李忱以反应迟钝的傻子形象熬死了大唐五个皇帝。

    父亲李纯在他十岁时嗝屁,哥哥李恒在他十四岁嗝屁,后面就是李湛、李昂、李炎这三个侄子也都在他前面驾崩。

    李昂登基后,李忱就更加隐藏自已,无论和大家一起还是独处从不开口说话。李昂总喜欢逗他说话,作为戏谑取闹的乐趣。

    李炎登基后,就更加瞧不起这位反应迟钝的‘傻子’叔叔,常常调侃羞辱于他。

    直到公元846年。

    李炎服丹中毒身亡,宦官马元贽等人认为这个低智商的大叔更好控制,于是就拥立了他为皇太叔,并改本名李怡为李忱登基皇位。

    李忱即位的第一天,就表示:不演了,摊牌了。

    处理政务,井井有条,决断大小事务都很合理。众人这才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位皇帝根本不是低智商。

    即位一个月后,李忱便罢黜了宰相李德裕,还将李炎喜爱的道土赵归真等数人判处死刑,乱棍打死。

    听到这,李炎终于是忍不住了。

    “原来你一直都在装疯卖傻!还有,你杀赵归真他们作甚。”

    李忱看向李炎,早没了前世时的沉默寡言,反应迟钝。

    说道:“难道先帝你忘了你是怎么死的吗?我是在给你报仇,你得感谢我。”

    “我...”

    李炎顿时哑口。

    刘恒:“接着说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再后来,李忱又用了两年时间彻底将朝堂上最大的李党尽数铲除,并大加启用重视科举出身的牛党成员。

    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‘牛李党争’。

    安内之后,那便是攘外。

    在李忱在治国下,大唐逐渐复苏,恢复国力。

    先是大破北狄、稳定北方。再又驱逐吐蕃、收复河西。紧接着平定安南、抚平党项。

    接连重大的军事胜利,不仅收复了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失地。也使唐朝国势有所起色,百姓日渐富裕,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“中兴”的小康局面。

    正因如此,李忱人送外号:小太宗!

    可惜李世民此刻被关城外,若是听到这话,一定双手叉腰嘚瑟的。

    另外还有个小故事可以讲讲:

    李忱曾极其宠幸过一位能歌善舞的佳人,但一段时间之后,李忱认为这样下去有可能会重现玄宗、杨贵妃的故事。

    于是把这名女子召到跟前,对她说:“我留你不得。”

    左右奏道:“可以将她放出宫。”

    李忱却说:“放她回去,我就会想念她,不如赐她毒酒一杯。”

    然后..一位国色天香的女子就这样莫名其妙地香消玉殒了。

    听罢之后,众人齐齐看向了李隆基。

    李隆基一脸黑线:我很好,勿cue

    李隆基一脸不爽的说道:“这种小事可以不用讲,别这么老实行不行。”

    李忱:“这样的吗,我以为事无巨细都要说。”

    李隆基:“行了行了,然后,差不多了吧。”

    李忱点头:“然后我服用长生丹,驾崩了。”

    众人皆是一愣,满脑问号???

    刚才不是还说的好好的吗,怎么突然一下就...

    刘恒蹙眉:“你刚即位的时候,不是把那个赵什么的道土给杀了吗。我还以为你不信长生之事呢。”

    李忱无地自容,也不知该说什么了。

    然而李炎却是乐了。

    “我还以为你多厉害呢。”

    李纯再次一瞪李炎,李炎不敢再说。

    随即,刘恒让孙权给李忱安排宿舍了。

    处理完后,刘恒深吸口气,看向了早已关闭多时的城门。

    ...

    第253章 如此之恐怖

    转眼十天后。

    期间,王莽、刘秀、高演三人使用虎符召唤出了数万土卒。

    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击之战,主要是对付源源不断的变异者以及收集龙珠。

    坦克、战斗机则是三位神将和众人一起联手对抗。

    十天十夜,不曾眠、不曾歇。

    死了一次又一次,秒死可能是最好的死法,怕就怕被子弹射穿不致命部位,或被炮弹炸碎手臂或腿部。

    王莽一直所担心的原子弹、氢弹等核武器迟迟没来,这让王莽稍稍放下了些心。

    只要这些东西不来,不说打的赢,起码还有还手之力,同时收集龙珠。

    而昨日已达第九天,伤痕累累的三位神将只留下句:“末将告辞”。

    然后就溜了。

    秦始皇气得不行:“下一个皇帝为何还不来!!”